?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《達州市通川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》(2025年修訂版)的通知
?
為有效預防和科學應對突發環境事件,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,維護社會穩定,我區修訂印發了《達州市通川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》(2025年修訂版)。現就主要內容解讀如下:
一、編制目的與依據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,落實國家及省、市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要求,適應新形勢下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需要,健全我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,提升預防、預警和處置能力,控制、減輕和消除事件風險與危害,保障環境安全,促進我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
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》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》《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》《四川省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預案(試行)》《達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(試行)》《達州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》等法律法規,結合通川區實際,制訂本預案。
二、總體要求
一是快速響應,確保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,能夠第一時間啟動響應,迅速有效控制事態;二是科學處置,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、財產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;三是規范有序,建立統一領導、分級負責、屬地為主、協調聯動的應急工作格局;四是長效防范,強化源頭預防和風險管控,提升區域環境風險防范能力。
三、主要內容
一是明確適用范圍與原則。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區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各類突發環境事件(輻射、船舶污染、重污染天氣除外)。堅持“以人為本、預防為主”、“統一領導、分級負責”、“屬地為主、協調聯動”、“依靠科技、規范管理”等原則。
二是健全組織指揮體系。設立了區生態環境事件指揮部,下設9個工作組,負責統一指揮協調。事件發生后,成立現場指揮部具體指揮處置。
三是強化預防預警與報告。加強環境風險源頭管控、風險源排查、風險評估、預案管理及應急能力建設。依據事件可能性和危害程度,明確發布主體和預警狀態下的應對措施。嚴格規定企事業單位、生態環境部門及各級政府的報告時限、程序、內容和方式,強調對敏感事件的快速上報。
四是規范應急響應與處置。根據事件等級,分別啟動I-IV級響應,明確各級響應的責任主體和啟動程序;明確應急處置措施,包括先期處置、現場救援、應急監測、信息發布等,確保快速有效控制污染等;明確終止條件和程序,完善損害評估、事件調查及善后等后期處置工作,夯實應急保障。
四、保障措施
一是強化風險防控,加強排查環境風險隱患,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。
二是完善預案體系,每3年修訂一次預案,形成區、鄉、企業三級預案管理網絡。
三是加強能力建設,開展應急演練、培訓及宣傳教育,提升公眾自救互救能力。
四是嚴格責任追究,對應急處置中失職瀆職行為依法追責,對表現突出者給予表彰。
五、總結
本次預案修訂,是對我區環境應急管理體系的一次重要完善。它構建了更為清晰高效的指揮體系,細化了全流程處置要求,強化了預防預警和保障支撐,為科學、有序、高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。

